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史稿 4-7-8章

网站首页    话说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简介    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史稿 4-7-8章

史卫民

 

 

第七  准备打仗

 

 

 

19691019日凌晨5时18分,林彪发出准备打仗的命令。

196912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内蒙古实行分区全面军管的决定》。

 

 

  战争一触即发

 

 

    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发生武装冲突事件,在一系列大规模的示威、声讨、抗议活动后,中国各地区的战备工作加紧进行,并把迎突然袭作为重要工作来抓。428日,毛泽东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提出要准备打的要求。

    在战备形势如此严峻的局面下组建起来的生产建设兵团,自然把战备工作和战备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1969823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发出了《关于进行战备教育的指示》,要求立即对所有人员深入进行战备教育,迅速掀起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群众性热潮。根据这个指示,战备教育分成四步进行:

 

第一步:大摆敌情。除认真组织学习报纸上报导的情况外,对内部敌情通报的有关情况也要适当加以综合向部队进行传达。通过大摆敌情,深挖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认清它们是战争的根源。消除某些人的种种幻想,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

第二步:充分揭露帝国主义的反华罪行,激发起部队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同时,更加增强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提高保卫毛主席、保卫祖国的战斗意志。要把这一步作为教育的重点来抓。

第三步:大讲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大摆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在提高认识、解决了和平麻痹思想的同时,某些同志担心怕战的思想可能产生唯武器的思想可能滋长。因此,要从正面大讲大摆战胜敌人的根本因素和有利条件,特别是大讲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是战胜一切阶级敌人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中国革命战争史,大讲革命战争必胜、人民战争必胜,大讲人的因素第一,在部队中树立起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念。

第四步:大讲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加强团结、加强组织纪律性的重大意义,大抓各项战备工作的落实。要深入学习毛主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一不怕苦,二不怕的最新指示,学习英雄事迹,特别是学习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中孙玉国等10位战斗英雄的事迹。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团结、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指示;进一步学习贯·布告。反对无组织无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极端民主化,加强部队团结,加强部队组织纪律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启发部队联系思想实际,找差距,订措施,促进各项战备工作的落实。

 

    兵团政治部要求各单位在国庆节前安排10天左右进行专门的战备教育,突出教育干部,抓好团以上干部的学习,同时要具体落实各项战备工作。

    8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命令》发布。8月30日,内蒙古兵团已将这个命令传达到各连队,被知青录在了日记本中:

 

中共中央命令:

1)提高警惕,准备打仗。

2)全军团结。要团结得像一个人,反对一切破坏团结的现象。

3)坚岗位,执行命令,服从指挥,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4)群众组织要进行革命大联合,解散一切跨行业的群众自治。

5)坚决执行七.二三布告,停止一切派性斗争。

6)绝对不许冲击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保护军事要地。不准暴露军事机密。

7)保护交通运输,保证联络通讯,严办破坏者。

8)抓革命,促生产,支援前线。

9)镇压一切反革命。1

 

    内蒙古兵团各师、团马上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了战备教育时间,如二师十三团即从9月5日至12日全团停产进行了战备教育,并确定八连为武装连队。

    1969年的10月1日,们是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10月1日早上,二师十三团团部召开紧急会议,并于当晚向全团战士传达了会议精神:一是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二是一定注意防空袭、防毒、防空降、防原子;三是为防备敌人的突然空袭,各连要迅速挖好防空洞;八连必须把枪迅速发下去。此外,还传达了一可靠消:敌(指苏蒙军队)在内蒙古边境城市二连浩特空投特务21名,被抓获18名,另3名不知去向;敌8架飞机侵入内蒙古,飞到了离十三团不远的白云鄂博。苏联总理柯西金突然到北京,见到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说只要你们敢来侵犯,就坚决消灭。2

  各连很快在驻地周围挖好了防空壕,并在住房内挖了地道,不断进行防空、防原子的演习。其他团的情况大体与十三团相同,人们的战备弦已经绷得很紧了。

    19691019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同时传达了当天早上5时18分以林彪名义发出的命令,不少人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个命令和从兵团到师、团的命令:

 

1)苏、美军队近几天来有异常现象,希各部队加强战备,作好战斗准备。苏联边界谈判代表团决定今日到京,事实多次证明,边谈判边施压力是可能的。十九日、二十日要特别注意。

2)各军区要将坦克、大炮迅速隐蔽尤其是三北军区。

3)人员减少流动,领导对外出人员心中有数。

4)各部队要有坚强领导进入战斗指挥所。各首长各就各位。

5)加强部队首长值班。

以上林副主席命令。

兵团司令部及师里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快执行。

团里指示:在防御地区挖工事,把各种警报讯号传达下去。3

 

    10月安全地过去了。仗没有打起来,但战备教育并未因此而放松,尤其是形势教育课经常上,内容无非是现在苏联在我国边境布署了70多个师,100多万人,配备了3000架飞机、20000辆坦克,时刻可能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后来又有了新的说法苏军布署在我国边境的兵力已达200万人,飞机20000架(包括海、空军作战飞机9000架),导弹基地30多个,导弹1000多发。

    通报不时下发,形势教育常搞,但作为集生产、战备于一身的生产建设兵团,又不能像正规军队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备战而置生产于不顾,所以一旦生产任务紧迫,战备还是要让位于生产。农闲或是生产淡季,则成为抓战备教育的大好时间,于是1969年的冬季全兵团都搞得很紧张。

    1970年1月1日,兵团下发的紧急通报,更增加了紧张气氛:

 

一、苏修方面谈判代表未按规定日期返回。

二、苏方给国一个照会,内容不知。

三、苏修部队于三十一日起向我国边境全线推进。

师里(二师)指示: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人员不许外流。

团里(十三团)指示:各连不许外出,值班分队应提高警惕。各连做好物质上的准备,要做好防空准备工作。4

 

    结果还是虚惊一场!

    如此不断重复的战备教育,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给人们以使命感,为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增加热情。但时间长了,备而不战,自然会松懈,战备教育不久就只是流于形式了。

    在备战工作中,各师、团遵照毛泽深挖洞,广积的指示,大力推广地道的经验,在驻地大地道。如二师十三团,连队各宿舍之间全部用地道连通,并且一直通到山里,还不断进行钻地道演习。兵团战士们把挖地道看成了重要任务,八连的一位战士有这样一段回忆:

 

挖地道,是当时战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恰巧,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一排和另外一个排,其他排照常上山生产。我们两个排开始了昼夜轮班挖地道。

由于营房离山很近,没挖多深便遇到了沙石。战友们用镐刨、用撬棍撬、用手抠。地道又矮又潮,大家跪着挖、蹲着挖、躺着挖,什么姿势都有;运土的同志,有的用筐抬,有的用小推车推,汗水湿透了同志们的衣衫。有的同志干脆光着脊梁,穿着裤头干起来。地道墙壁上落下的沙土和战友们身上的汗和在一起,使战友变成了泥人。尽管如此,同志们还是毫无怨言地干着。连着几天,我们黄昏时钻进地道,马不停蹄地干着。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玉米面发糕,困了,用凉水冲冲直到下一班的同志在洞口喊我们交班时,大家才一个一个钻了出来。这时,大家才发现,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同志们就是这样,在地道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紧张战斗的不眠之夜。5

 

    对于挖地道成风,兵团战士很快就表示出幽默,见面就来一我家的地道和他们的挖通;这是电影《地道战》中老地主对日军说的话。地道成网之后,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敌人军队没有来,山里成千上万只老鼠却被引来了。一时老鼠成灾,平均每个人就有一个排的老鼠兵力。为消灭鼠患,又不得不把地道口填死。挖地道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多起受伤事故。

 

 

  兵团武装力量

 

 

    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并且基本按照军队编制所组织起来的生产建设兵团,虽然容易改编成正规部队,但毕竟没有跨出这一步,还只是作为后备军事力量存在。在既要加强战备,又要组织生产的指导原则下,兵团的武装力量始终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

各武装连队的武器装备比较简单,一般只配有机枪、冲锋枪、步枪及手榴弹等。兵团配置的武器,大多是北京部队替换下来的旧武器,甚至还有早该淘汰的苏式冲锋枪·步骑枪等。197245统计兵团武器装备情况参见下表。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武器装备1972年)

 

单位

手枪

冲锋枪

步骑枪

轻机枪

34

45

762

6

一师

27

252

1542

28

23

350

3059

40

三师

9

109

1289

15

5

17

645

9

8

228

2210

30

24

474

3115

88

化纤厂

 

39

174

6

化肥厂

 

4

120

 

电厂

 

2

113

 

工程团

 

 

205

 

合计

130

1520

13234

222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多数团场离边境较远,直接担任战勤任务不多,武器装备基本按照当地民兵的水平配置,并在各团设置了武装连队。兵团各师武装连的建置变化如下表: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武装连队

 

单位

1970

1972

1974

    

连队

武装人员

连队

武装人员

连队

武装人员

一师

8

1590

10

1912

10

1513

二师

12

3589

26

7327

24

5585

三师

3

761

12

2833

12

2549

四师

 

 

12

2342

10

1853

五师

 

 

13

2153

11

1155

六师

9

1533

24

3591

19

2643

合计

32

7473

97

20158

86

15298

 

 

  紧急集

 

 

    除了武装连队外,其他连队的军事训练也颇受领导重视,但军训的实际水平较低,大致只包括出操、队列练习、射击投弹、防空演习战地拉紧急等内容。

    团场都建立了出早操制度。每天起床号后,除每班留一名值日生外,所有人都要列队出操。出操内容包括跑步、队列练习,有时亦有枪械训练,早操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兵团年轻人多,劳动强度大,又经常加班,睡眠不足是普遍问题,所以早上起来出操,尤其是在冬季,实在是令人痛苦的事。连队为了抓好出操(不少领导认为这是落实战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时进行评比,强调出勤率的高低表现出战备工作和组织纪律的好坏。

    射击和投弹训练,武装连、排多一些,一般连队较少。武装连队的实弹训练一年最多进行1至2次。实弹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女青年投弹,更易发生事故,需要严密地组织。所以尽管各团场为战备准备了不少弹药,但实用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是实弹训练,每人亦不过射击几发子弹,投12颗手榴弹而已。这一点训练实际上不起多大作用。平时最多进行的是空枪描准练习、投掷教练弹、拆装枪支和擦枪等活动。当时部队大200米硬功和敌人刺刀见,兵团也经常进行练刺杀训练,一排人持枪列队,大突刺,刺

    为对抗敌军的机械化部队,各团还进行打坦、爆破等军事科目的训练。由于武器太差,大多数是用炸药包摆摆样子。

    最能使兵团战士感气氛的,莫过紧急集了。所紧急集,大多在夜间进行,号声一响,所有人打好背包,带上枪支弹药、水壶、干粮,列队集合。为了带色彩,连干部往往宣布战争已经开始,连队立即参战等等,并马上带队离开营房,开往荒山野外,绕一大圈后又返回营房,声明不过是一次演习。刚去兵团的人不习惯这种经常出现的神秘行动,往往洋相百出,穿反了裤子、穿错了鞋、走不多远背包就散架的事情比比皆是。时至今日,提起兵团军事化的生活,许多当年的兵团战士首先想到的就是紧急集合。196910月,在乌兰布和的一沙漠军事行就很有代表性:

 

紧急集合一阵紧一阵的哨声,一声接一声的口令骤然在营房里响起,大家反射性地整理好着装,很快集中到操场上。这些天搞不清哪儿来的那么多信号弹,夜里一个劲儿地腾空,碰上谁站岗准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然后就是全连紧急集合、搜索,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搞3次,眼皮刚刚碰到一块儿,急促的哨声又响起来。可晚饭前的紧急集合,这还是第一次。

连长站在土坯搭起的指挥台上,用严肃的目光来回扫射了一遍这支队伍:200多号知识青年,北京的、浙江的、河北的,大多1617岁,一张张稚嫩的嘴上绒毛还未褪去,身上罩着黄绿色兵团服,虽不正规,但也真整齐。

同志们胖连长腆了腆肚子根据上级的通报,现有闯入我国的飞机在乌兰布和沙漠上空空投,上级命令沙漠边缘各武装连队配合部队行动,抓获敌特!现在发枪

很快,我们都拿到了枪,苏制转盘机枪·步枪上闪着喜人的光泽,大家一个个高兴地咧着嘴,女排里不少人蹦着跳着,有的人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浑身禁不住一阵阵地颤抖着。

随着一声出发令,操场上腾起一片黄尘,投入战的号令激动起来的人流向西涌去。

 

    这次行动的结果,是连长亲自率领的一个3人搜索小组在沙漠中迷路,团部命令各连都竖起灯光标志并派出搜寻小队,第二天黎明前迷失的人才返回连队。6即便如此,紧急集合之类的演习并未减少,二师十三团八连的王锦棣回忆如下:

 

1969年春天,珍宝岛打响,中蒙边境也紧张起来。我们虽,但军事训练丝毫不亚于正规部队。连队生活也比以前更紧张了。每天半夜三更睡得正香,一阵紧急集合的号声就会响彻夜空。前方发现敌情,跑步前进!于是,踉踉跄跄的队伍就在荒山野地里跑上一通。尤其是1970年冬天,每个星期至少有23次,真把我们搞得精疲力尽但是,我们的功夫也没白下,那年冬天,师、团首长对我们连进行了一次偷袭检查,结果,从号声响起到全连报数完毕,共3分27秒。师、团首长除了检查背包、枪支、3弹药、干粮带等着装外,还重点检查了袜子是否穿反了,鞋带是否系好;还有炊事班,锅碗瓢盆是否齐全牢靠。师长满意地说这个速度怕是正规部队也赶不上啊那一年,我们连被评为师战备值班的模范。但我们不少同志对军号声也产生了恐惧感,他们常常失眠或突然惊醒。繁重的劳动,紧张的生活以及长期睡眠不足,确实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损害。对那时的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至今我也很难做出评价。从当时的边界形势看,应该说是必要的,但就我们的年龄体力而言,确实难以承受。7

 

    连队的司号员,是一个关键人物。曾当过号兵的呼和浩特知青任亚平回忆道: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团司令部的3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回连队后干起司号员的工作。在当时战备紧张的年代,当司号员真辛苦,首先是时间观念要强,一分钟不能差,比别人先起,比他人晚睡尤其是频繁的紧急集合,半夜三更,电闸一拉,站在当院,一口气连吹3遍紧急集合号。然后就和值班连首长一起,掐表计时,登记各班各排的集合时间。8

 

    有的时侯,紧急集合是为了抓空投特或者潜逃,当然大多数还是特别设计的演习或者捕风捉影的盲动,只有少数真有情,抓到个潜逃分。在备战最紧张的时间里,有的团场还在夜里组织武装人员突然搜查所有问的住房,以求找出阶级敌人捣乱破坏,但大多是徒劳。

    196912月和1970年1月,在兵团司令部的统一安排下,各师、团都组织部队进行了长途拉练,把兵团战士累得够呛。二师十二团进行的强化战备训练,是在冬季到30里外的乌梁素海拉练,返回时还要求每个战士背回一捆芦苇。196912月5日,十二团六连的一名女战士在拉练返回掉进冰窟窿,幸被及时救出,此后,该连再不组织到乌梁素海的拉练了。9

1970年1月18日,星期日,清晨3点,二师十三团各连都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声,全团拉练开始:

 

漆黑中,营房一片骚动,同志们摸黑打好了背包,带上枪支、干粮袋、炊事用具等集合出发……

夜,伸手不见五指。片片雪花不时地落在我们的脸上,冷嗖嗖的。我们班尖刀,走在全连的最前面。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由于我们每个人背着·六二步枪或五六式冲锋枪,还背着十几斤重的背包、大衣、干粮袋、水壶,又穿着棉袄、棉裤,再加上心情紧张,汗水湿透了棉袄,冷风一吹,都冻成了冰,用手一敲铛铛……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走到了哪里,部队只是一个劲地往西,往西。直到天蒙蒙亮时,有人才认出来到了美丽更沟,这可是离连队80多华里的地方部队野炊之后,又跋涉了5个多小时才返回了连队,一到营房,疲惫不堪的战友们拆开背包躺下就睡,直到吹响了晚饭号才爬了起来。

 

        1969下半年1970上半年兵团紧急集高峰期,边境地区形势缓解紧急集频次逐渐降低不再人们搞得过于紧张。

 

 

  参加军管

 

 

    了兵团本身的军事训练之外,内蒙古兵团还参加了北京军区的一些军事活动。1969121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内蒙古实行分区全面军管,由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副司令员杜文达、委黄振棠、张振光组成内蒙古前线指挥部(简),领导内蒙古的工作。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在北京军区内蒙古前指党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前指向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巴彦淖尔四盟和呼和浩特、包头两市派出了前线指挥所,分别领导各盟、市的工作。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也按照北京军区的统一安排,参加了军管的工作。兵团军管人员,甚至可以进入地方公安、检察、法院等机构的军管小组。六师五十二团兵团战士安瑞敏军管日可以说是兵团参加军管行动的一个缩影:

 

1970年3月28

我和排长刘庆接受一项务:到东乌旗参加军管。24日始,全师300名干部、战士集训5天。今天上午,崔师长宣读兵团党委《关于坚决执行北京军区前线指挥部给兵团军管任务的决定》,高政委作动员。大家摩拳擦掌,热血沸腾,又有点惴惴不安。我们是没有领章帽徽土八搞军管行吗?

1970330

昨天,我们身着兵团服,怀揣红宝书,颠簸10个小时到达东乌……

下午,旗军管会介绍情况、布置任务。全旗面积4.9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9个公社,2个牧场,1所中学,10所小学。东乌旗是边境旗,阶级斗争复杂文化大中非正常死亡107人。军管前,商店不营业,职工不上班,不少人听信谣言,逃往内地。现在旗所在地形势不错。我们的任务是建立公社、大队军管组,我和刘庆分到北部的沙麦公社,近日出发。

1970年4月20

出师不利,大清查引起大争论。

统一部署,18日零点全盟统一大清查,重点是四类分子,藏有武器、电台的反革命,来历不明者。这是加强战备,落实中一打指示的重要措施。参加行动的有边防站及军管人员、公社少数基干民兵。在夜幕掩护下,各组按时到达位置,零点时统一动手,真有点电影上打仗的味道。谁知第三天就炸了窝,牧民叽哩说什么也不懂,可知青的议论句句令人寒心大清查不走群众路线,不相信贫下中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是新的扩大”…尚未打开局面,心里又蒙上一层阴影。我们的行动到底对不对?昨天回公社请示张排长,他说没错。那天,公社所在地清查得更认真,连军管组宿舍也照样搜查我的心暂时放下了,可面对广大牧民和知青冷漠的面孔,我心中不禁又生疑虑。看来工作更不好做了。

1970年5月2日

前天传达了黄总长和军区郑司令的指示,旗军管会明确5月份中心工作是整顿公社班子。我们重新分工,我和刘庆到呼尔其格大队。

1970年6

昨晚,旗里下达紧急通知西乌旗两名逃犯骑马向东逃去,可能要越境,动员全体民兵配合边防站巡查,务必抓获”…此地阶级斗争复杂,仅呼尔其格大队外逃就有4人,全盟第一。至今信号弹不断,前天傍晚公社西边突然升起两颗,扔下饭碗纵马跑去,四下无人。有人说是定时的,对此老百姓已司空见惯。

19701125

一打三基本结束,整党工作即将开始。

1971年9月30

军管已接近尾声。公社革委会名单已定,待旗军管会批准就公布。革委会成员中有知青代表何铁军(原名何芳芳,听说上过天安门城楼),这是知青的骄傲10

 

        需要说明是,参加不是普遍现象,只是根据某些地方特定需要采用特别措施。

 

 

 

 

 

 

 

 

 

 

 

 

 

 

 

 

 

 

 

 

 

 

 

 

 

 

 

 

 

 

 

 

 

 

 

 

 

 

  七年规划

 

 

 

19691223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上报1970年组建和接收单位名单。

1970131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关于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七年规划的报告》。

 

 

  一九七年,新建两个师部、十五个团

 

 

    1969年8月30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拟定了《关于1970年兵团生产建设计划的报告》。1970年计划接收5万人,新建两个师部并组建17个团(包括兵团直属工程团):

 

一师计划接收12000人,在建设干渠南组建七团,位置在巴彦淖尔盟包尔套勒盖地区的那林囫囵地域;在乌达市东组建八团,接收乌达市属农场、林场和矿务局林场。

二师计划接收15000人,在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杭锦旗独贵特拉公社和杭锦淖公社组建二十团,在巴盟乌拉特前旗德令山公社筹建六十一团,在大佘太公社组建六十二团。

三师计划接收10000人,在伊盟海勃湾市组建二十四团,经营王元地、李华中滩、大中摊、头道坎、新地站等土地;在杭锦旗扎尔格郎图公社组建二十五团;在巴盟临河县份子地公社、中后旗石兰计公社沿乌加河两岸组建二十六团。

新建四师师部设在锡林浩特市,该师计划接收2800人,接收锡盟阿巴哈纳尔旗的毛登牧场,组建三十二团;接收贝力克牧场的一部分社队组建三十三团;接收朝格乌拉牧场组建三十四团。

新建五师师部设在锡盟西乌珠穆沁旗哈日根台公社,计划接收2500人,在哈日根台公社组建四十二团,在白彦花公社组建四十三团,在罕乌拉公社组建四十四团。

六师计划接收7000人,在锡盟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公社组建五十五团,在红旗公社组建五十六团;以师属煤矿、发电厂等工厂组建工业团五十七团,位置在锡盟东乌旗和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之间。

 

    继续兴建1969年上马的工厂之外,还计划新建海勃湾维尼龙厂、临河糖厂、临河发电厂、乌拉盖浆粕厂、巴镇小型日用化工厂及被服、拖修等工厂。

    1970年计划兴修水利工程1455万立方米,开荒地60万亩,植树造林35000亩,修建行政生活用房58万平方米,生产用房86000平方米。

    兵团对1970年的生产指标也做了规划:计划播种面积80万亩,产粮8000万斤;牲畜发展到100万头(只),生产羊毛160万斤,肉类280万斤;布匹、农药、阀门、石料、纸张、煤等工业产品,亦做出了相应的产量规定。

    19691223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向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和内蒙古军区党委报上了准备新组建和接收单位的名单。1970年1月14日,核心小组批复,同意兵团的1970年扩建计划。

    1970年实际组建了四、五师师部和兵团工程团及七、八、二十、六十二、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五十五、五十七共计15个团。

    六十二团的番号还有些来历:根据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规划,全兵团要建成6个师、60个团,团的番号从一排到六十,每师10个团。二师继十一至二十团后,又要组建新团,就使用了六十以后的番号。

 

 

  一九七五年争取收支平衡

 

 

    在开展建设的同时,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还构想了一幅宏伟蓝图,并制定出一份7年(1969-1975年)规划。在规划中,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定出了具体指数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置,到1975年,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锡林郭勒盟开发6个地区,建成6个师,60个团,600个连。其中巴盟的包尔套勒盖地区、乌梁素海地区、临河地区(包括黄河南岸的伊盟部分地区)各一个师;锡盟的锡林浩特地区、西乌旗地区、东乌旗地区各一个师。

蒙古兵团的耕地面积将大大增加,在这6个地区,到1975年共开荒种地492万亩(现已开荒种地68万亩,再开发424万亩)。其中西部巴盟地区222万亩;东部锡盟地区270万亩。共达到水浇地300万亩。

牧业也要成倍增长,有牧场用地4201万亩。牲畜总头数发展到132万头只(现有59万头只),另接管垦区范围内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可发展到74万头只。

内蒙古计划造林46万亩,其中包括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

工业将受到特殊重视,计划新建、扩建中小工厂56个,其中除搞好农机具修造厂、被服厂、木材加工厂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厂子以外,重点要搞好小煤矿、小发电厂、小化肥厂、无线电元件厂、玻璃厂、造纸厂、糖厂、乳品厂、化纤厂、毛纺厂、化工厂、制药厂、皮毛厂、针织厂、塑料厂等。计划每个团都成立农具修理厂和粮油、食品加工厂,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副业生产。

内蒙古兵团计划一共安置劳力22万名(除现有劳力7万名外,再接收15万名)主要对象是城镇下乡知识青年。

内蒙古兵团的全部投资计划为66352万元。其中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投资46836万元,占总投资的70.6%,水浇地基本建设投资每亩平均120元,旱地每亩平均70元;工业投资15000万元,占22.6%;交通投资1040万元,占1.6%;通讯投资580万元,占00.9;其它(文教、医院、邮电、服务行业等)投资2896万元,占4.3%

年规划实现后,内蒙古兵团年总产值约3339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541万元;牧业产值和增值5306万元;林业产值277万元;工副业产值16267万元。

兵团预计1975年播种面积472万亩,其中粮豆面积为390万亩,粮食总产量8.9亿斤,预计人员粮食(按职工22.3万人、干部1.2万人、家属14万人计算)、种子、饲料共需留粮3.3亿斤,储备粮1亿斤,还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4.6亿斤。这就有助于解决国家粮食的调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东部锡盟地区牧民的口粮。经过继续努力,在河套地区,亩产量达到农业纲要指标后,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兵团1975年预计可上交牲畜66300头只(其中包括军马、军骡7500匹),上交羊毛、羊绒219万斤。

七年规划乐观地估算, 1975年的经济收益预计农业亏损4724万元,牧业收益和增值为2192万元,林业收益62万元,工业收益预计2313万元,副业收益预计200万元,可望1975年全兵团达到收支平衡,彻底摆脱亏损的阴影。11

    1970年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讨论了这个规划,并签署了意见同意生产建设兵团所提出的这个规划,不再修改,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北京军区1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将这份规划上报中央,希望兵团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都能列入国家计划,并在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内列为专项。

    在这份《7年规划》中,有几个问题颇值得注意。一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需要国家投资6.6亿元,经过7年的努力才可望达到收支平衡,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兵团将一直以亏损企业的面貌出现,成为国家的一个包袱。二是兵团预计的工副业产值大大超过农牧业产值,表现出明显的重工轻农的倾向。三是规划中把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定得过高,实际上根本无法达到这些目标。

    经过1970年的实际操作,兵团领导对规划进行了调整。1970年兵团的播种面积达到了130万亩,牲畜达到86.4万头(只),兴建了中小型厂矿140多个;全兵团共有拖拉机718台,农用汽车449辆,各种农机具1956台。在1972年4月8日下发的《1972年至1975年农牧业机械化规划》中,提出了到1975年使兵团的农、林、牧、副、渔业的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的目标,并对生产指标做了修正:农业1975年达到耕地面积200万亩,比《7年规划》少了292万亩;播种180万亩,少了292万亩;灌溉面积达到110万亩,少了190万亩;197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亿至2.5亿斤,比《7年规划》少6亿多斤。牧业1975年牲畜总头数发展到112万头(只),比《7年规划》少20万头(只)。林业计划造林13万亩,比《7年规划》的指标少了33万亩。经过修订的指标虽然还是偏高,但毕竟实际多了。

 

 

  给干部和军人安家、定级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干部充实队伍。1969年8月26日,兵团党委特别就增派干部事向内蒙古军区、北京军区递交了报告:

 

根据兵团建设规划,经兵团党委研究决定,1970年新组建2个师部、17个团,新建、续建10余项相当于营、或团级的工业项目。计需干部2400余名。

我兵团今年已组建的4个师部、24个团,干部还没有配齐。同时,为生产、生活需要,又组建了一批厂、矿、队、站等,所需干部都是从兵团在编干部中抽调的。因此,目前尚缺编干部735名。

上述共需要干部3135名,除安排我们已接收的原农场地方干部外,尚需要2335名,特请示军区予以调配。

 

    当年1013日,兵团政治部发出了《进一步做好接收和分配原场地方干部》的通知,通知特别指出:

 

自兵团组建以来,吸收了不少地方干部参加兵团建设。各单位对接收地方干部的工作重视,认识较好,抓得较紧,绝大多数干部分配了工作,从政治生活上关怀照顾、团结较但也有少数单位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得不够。对这一批干部的工作分配,抓得不紧,有的没有明确职务,较长时间下放劳动,有的对原场地方干部的工作分配使用不当,有的对政治生活关心照顾不够,有的主动团结他们一道工作做得不够好,因此,对工作有一定影响。为了做好接收和分配原场地方干部,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

接收原场地方干部,原则上能工作者,全部分配工作。在具体使用上,可按以下几个原则办理:

对所有地方干部,应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个条件,进行全面衡量。根据其政治历史和德才情况,以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参照原任职务同现役干部任职统一衡量,分配其正副排长以上相应的职务。在配各级领导班子时,应注意军、地搭配,强、弱搭配。接收的地方干部,师可做统一调整。

对年龄大但身体尚好,政治条件好的干部,则分配其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于体弱多病者,可给予医疗,或边工作边医疗;年龄大体弱多病者,可准许其半日工作半日休息,不能干重则干轻,不能干多则干少,不能做领导工作可做一般工作,不能做一般工作可做点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干部,要妥善地安置。

对有一般政治历史问题的干部,其问题性质不影响工作,应分配其工作;对有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干部,可视问题性质分配工作或下放劳动锻炼。

对犯错误干部,视犯错误性质,及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改正程度分配工作,或下放劳动段练。

在接收的原场干部中,有的同志要求由干部改为工人,或由工人改为干部时,一律暂不改。

原场地方干部的任免权限与现役干部的任免权限同。师党委任免正连职以下干部和机关一般干部;营职以上和18级以上一般干部则上报兵团党委任免。

 

    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几千名军人,被视为兵团的骨干力量,在各基层组织中占有重要席位。他们到兵团后,兵团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很快进行了评级、定级工作。按照兵团司令部的统一部署,各团在1969年的910月进行了评级工作,标准共分三级入伍8年以上的复员战士,表现好的可评为三级;入伍8年以下、5年以上,表现好的可评为二级;表现不好,作风稀拉,屡教不改的,评为一级;入伍5年以下者评为一12军人的表现,要由以兵团战士为主的群众评议,但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真正的尺度还是入伍时间的长短和领导的印象。绝大多数军人被评为二级,工龄或军龄超过八年的人大多被评为三级;被评为一级工的军人,或是原华北兵团的未定级人员(军龄或工龄不满5年者),或是表现使领导太不满意的人。以二师为例,军人1896人,军龄8年以上的30人全被评为三级工,1751人定为二级工,从华北兵团调来的未定过级的复员军人51人,全定为一级工,因表现不好或其他原因定为一级工的10人,另有54人缓定级。

    为使现役干部、地方干部和复军人安心兵团工作,兵团很快做出了欢迎他们的家属来边疆安家落户的决定。196911月6日,兵团后勤部在《关于干部、职工家属来队路费开支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凡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军人干部家属,不论是否已随军和是否符合随军条件,凡愿意到生产建设兵团安家落户的,所需旅差费一律按部队现行标准报支。年终编造决算上报,列国防费开支

生产建设兵团的地方干部、职工家属,如愿意到兵团安家落户,其家属来队路费,可按地方现行规定标准报支,行政事业单位列入差旅费科目,在行政事业费中列支;生产核算单位列企业管理费,摊入生产成本。

现役干部、地方干部及兵团战士、职工家属来队的批准手续,按兵团政治部的规定执行,由各级政治机关掌握。

 

    家属来队,解决了干部、复员军人的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但同时带来了大批非生产人员,增加了生产建设兵团的非生产性开支,并使得住房和物资供应更趋紧张。经过几年的建设之后,这些问题才得到逐步解决。

 

 

  加强户籍管理

 

 

    一批批的人员从城市和内地农村涌向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户籍管理刻不容缓。兵团的户籍实施单独管理的制度,不和当地的户口统在一起。1970年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军管会和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共同拟定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户籍管理的规定(试行草案)》,对兵团户籍管理做出了8条规定。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于4月20日批准执行这些规定:

 

(一)兵团的户籍由兵团各级政治部保卫部门负责管理,以兵团机关、师机关、团或相当于团的单位为管理单位,具体承办户籍业务工作。

(二)户籍管理人员,根据党的政策负责兵团所属人员的户口管理和办理迁出、迁入等户口事宜。业务上受当地公安机关领导。

(三)兵团所属人员,除在本团范围内调动外,均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四)兵团所属人员的户口,凡迁往本区各地,经师以上政治机关批准,由团以上户籍管理单位办理迁移手续,可予以落户。

(五)兵团所属人员的户口,凡迁往外省(区)、市,经师以上政治机关批准,由团以上户籍管理单位开出准迁证明,到当地公安机关转换迁移手续。

(六)兵团所属人员的户口迁移问题,应遵照1964年8月14日国务院批转中央公安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和中央有关指示办理。

兵团干部、职工的家属迁入户口问题,应按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政字第169号、公治字第12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69]革字第237号文件精神,由师以上政治机关批准后予以落户。随同干部、职工调入兵团的家属持有随迁证明即可落户。

(七)兵团的户籍统计工作,应按公安机关户籍统计规定逐级上报,并抄报驻地公安机关,统计工作以团或相当于团为统计单位,师综合上报。跨旗(县)的分队,只报团机关所驻旗(县)。

(八)兵团户籍管理人员,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户籍管理政策和原则,管好户籍业务工作,要过细地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户口管理工作,使其能更好地为兵团建设服务。

 

    根据兵团的统计,1970年共接收城市知识青年26580人,其中男知青13358人,女知青13222人,分别来自以下城市和地区:

 

                    4166       青    4869

                    10202          110

            呼和浩    1978人           149

                    1592       锡    256

                    1051       零    1476

                    751

 

    按照1970年8月10日登记的兵团人员编制情况,全兵团在编人员98059人,分布如下:

 

兵团司令部直属4444人:兵团机关314人;化纤厂91387人;工程团11连)1590人;化肥厂2连)547人;发电厂501人;试剂厂47人;制药厂19人;仓库39人。

一师21657人:一团12连)3553人;二团11连)2194人;三团11连)2693人;四团12连)2966人;五团11连)3004人;六团10连)1907人;七团7连)1284人;八团7连)1932人;玻璃厂3连)553人;医院271人;师部1030人。生产人员共计19503

二师37794人:十一团4638人;十二团3971人;十三团2334人;十四团4265人;十五团3933人;十六团2648人;十七团3332人;十八团3649人;十九团3955人;二十团1237人;六十二团1750人;元件厂859人;医院234人;师部989人。生产人员共计31968人。

三师14595人:二十一团13连)3057人;二十二团15连)3935人;二十三团12连)3064人;二十四团10连)1399人;二十五团10连)1144人;二十六团15连)1854人;师部1143人。

四师6036人:三十一团15连)4164人;三十二团6连)1016人;三十6连)482人;医院40人;师部2基建连)334人。

五师4719人:四十一团13连)2228人;四十二团6连)611人;四十三团7连)532人;四十四团6连)668人;医院116人;供应站224人;师部340人。

六师8814人:五十一团10连)1403人;五十二团12连)2183人;五十三团9连)1613人;五十四团8连)719人;五十五团5连)326人;五十七团7连)720人;医院175人;供应站274人;师部1401人。

 

        兵团司令部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兵团8人,政治部5司令部5人,后勤部7人。

政治部:组织8人,干部7人,秘书4人,保卫11人,宣传11人,24人,印刷98

司令部作训10人,军务12人,生产20人,基建9人,管理83人,警卫36人,试剂49人。

部:卫生处14人,10人,财务8人,军械2人,供销13制药19人,卫生11人,39人。

 

        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首长7

政治部:组织6人,干部12人,宣传14人,保卫7职工15

司令部作训17人,军务12人,生产35人,基建16人,管理65人,值班连179

部:卫生14人,24人,财务8人,军械3人,供销30农机209人,被服厂180人,供应站62人。

 

        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首长8

政治部:组织5人,干部5人,宣传112人,保卫6职工4

司令部作训7人,军务11人,生产14人,基建10人,管理12人,武装93

卫生5人,5人,财务5人,军械3人,供销11307人,被服厂221人,物资57人。

 

        兵团直属化纤厂人员分布如下:

 

1147211431454325116615371758164980人。

 

        兵团直属工程团人员分布如下:

 

114021423137491511861177164895人,材料加工65预制82人,机械50

 

        各团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团:12352301328943235381634073898190人,916610332人,8997人,63349

团:1196220731954191521461917211884人,10177人,66196人,团部166

团:131522443241人,5299627772988248人,926410336人,88191人,团部162

团:13112236334442215216625672258150人,929110218人,85132人,团部181

团:1271230333305人,5283624172758240人,926110268人,131182人,团部214

团:12782190322441195247613271208193人,40134人,团部230

团:1182218331704278人,9196人,56122人,团部91

团:15282287316241815374人,76170人,煤矿21团部133

 

    当年年底,全兵团在编人数为106709人(一23032人;二师39902人;三师17623人;四师7532人;五师4833人;六师8957人;兵团直属4830)。全兵团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1970年为87890人,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为5677人。二师在兵团各师人数中名列榜首,人数最多的两个团也在二师(十一团和十四团)。

    按照农林部和财政部调查组197145月份的调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职工101000人(包括75000名知识青年)家属为38000人。

 

 

  林建四师撤消之后

 

 

    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先后接收华北农垦兵团和原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初的《关于华北农垦兵团移交给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资金、物资情况汇报》和《关于报送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财产、财务交接工作的报告》,宣告了交接工作的彻底完成。但是另一个本来已经划归给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单位,却最终没有成为内蒙古兵团的下属,这就是原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四师。

    林业兵团四师是1969年9月成立的,设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土默特右旗的毕克齐。196811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建部下文将四师划归自治区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1969年2月又决定划给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当年8月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同意新疆军区从林建四师收回从新疆转业来的干部。9月22,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消西北林业建设兵团,所属各师均划归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革命委员会领导。内蒙古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亦决定林建四师不再组建,由生建部负责解决善后事宜。1970年2月5日,焦急等待结果的四师革委会成员向内蒙古前指递交了请求首长接见的报告,希望尽快解决该师的去向问题。3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撤消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四师筹备处及其所属一团的通知》,决定将筹备处和原一团人员和财产全部划归乌兰察布盟管理,3月下旬前办完交接工作。原四师二团改为内蒙古大青山林业局。撤消单位的干部由生建部政工组负责安排,工人由生建部计划组调配。一个原可属于军队序列的单位,就这样完成了归属地方的转变。

 

 

 

 

 

 

 

 

 

 

 

 

 


[1]  知青日记选编》,第59页。

[2]  《知青日记选编》,第62页。

[3]  《知青日记选编》,第70页。

[4]  《知青日记选编》,第89页。

[5]  牛志明:《昆都仑河,难忘的河》,《绿色的浪漫》,第501页。

[6]  杨兵锋:《沙漠军事行动》,《绿色的浪漫》,第75-79页。

[7]  王锦棣西水泉的回忆》,《绿色的浪漫》,第558-560页。

[8]  任亚平:《兵团生活随忆》,《绿色的浪漫》,第509-510页。

[9]  伊宾:《战友情怀》,《绿色的浪漫》,第216-217页。

[10]  安瑞敏:公社日记》,《草原启示录》,122-126

[11]  《关于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七年规划的报告》。

[12]  《关于对兵团转发复原退伍军人工资待遇通知的有关具体问题补充通知》(一师,1969414日)。

2023年6月20日 09:0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