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掩卷泪眼已朦胧----《那年那月那人》后记

网站首页    话说兵团    兵团岁月回忆录    掩卷泪眼已朦胧----《那年那月那人》后记

雷霆 

 

 

 

12218331

 

    秋夜寒重,捧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知青的回忆文集《那年那月那人》至深夜,几回泪涌模糊了视线,几番掩卷止不住长叹。连读几晚,欲罢不能。八百里河套的旧时风烟,三千多知青的青春往事扑面而来。三十多年岁月的尘埃在此刻退去,那年那月那人,那事那情那景,那喜那悲那爱那痛,都清晰鲜活地再现眼前!
    阅读的那段日子,我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情感的灼烧中。心底总有两个大字在撕扯着我的神经,那就是:青春!青春!
    青春,这是包含着多么美好含义的两个字啊,特别是中学时代的花季年华,本应该和阳光,欢笑,纯真,激情联系在一起。而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时值那个经济文化政治思想都蒙受灾难的年代,那些本不该属于青春的沉重、悲壮、伤痛和坚忍,也一并在我们的青春历程中打下深深的印记。《那年那月那人》,由50多位十五团的知青执笔写文,真实尽致地记录了我们共同经历的这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忆文集的作者都是普通的兵团知青,作者在兵团身处的各色岗位,几乎涵盖了一个普通连队全部的人员设置和岗位分工。大田排,后勤排,马倌猪倌羊倌,木工、铁匠,炊事员,卫生员,报道员。宣传队员,篮球队员,学校教员,文书保管,班排长,等等等等。因为作者的广泛,也使得这本书成为我所看到过的内容最为丰富的兵团知青的回忆文集。兵团生活的各个时期、各种事件、各类人群都有所涉及有所表述。春种秋收、种稻挖渠、脱坯盖房、赶车放马、牧羊喂猪、出操拉练、洗菜做饭、修木打铁、汇演赛球、手术医病、读书写稿等等在书中都有具体生动的描述,甚至有养猫爱狗及掏厕所的内容。可以说,这是兵团农业连队的一本百科全书,凡在农业连队生活过的人,必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必会由某一个画面的描写触发自己的回忆。也因此有了津津有味的阅读,有了同悲同喜的共鸣。
    书中所写的,大都是兵团生活劳作的亲历之事,细微而生动,质朴而真实,年轻人特有的苦乐情怀尽在其中。精彩的段落实在太多,不能一一列举。有离开家乡告别亲人的不舍,初见塞外荒凉的失望和不安,学做农活时的笨拙和努力,有麦收时披星戴月的辛劳,在冰碴水中插秧种稻冷水浸肤的痛苦,打场时连续夜战困倦时的难忍,寒冬挖渠超强度劳动的咬牙坚持,还有学木工活的用心,当卫生员的紧张,骑马赶车突遇险情的后怕,放羊时的孤独,牧马人转场时的艰险,还有偷空游泳的爽意,篮球比赛的奋力,看电影演节目的快乐,读书学习中的思考,探亲回家的兴奋和离家时的惆怅,推荐入学离开兵团时的喜悦,受伤患病时的痛苦,大返城时各寻门路的惶惶然,也有偷鸡摸狗和被抓逃跑的回忆,。。。等等。作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文字的训练,也少有练笔作文的经历,文章动人之处,皆在于每一时,每一事,每一分感情,每一缕心绪,都带着最真实的青春的声音和色彩。特别是随着文革“极左”的政治路线和思想专制被打破,经历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沉淀和自我反思之后,知青们对当年生存环境的评价和对内心感受的叙述,已经不再受集体意识的主宰而走向具有鲜明个性的倾诉,也因此更加自然真实。虽然作者们在兵团的境遇差别很大,有的当了干部被推荐上大学,有的连一次队前表扬也没有得到过,有的是当时处处争先的先进人物,有的是逃跑流浪的后进分子。但是,这些并不妨碍知青们在这个平台上的表述和交流,恰恰因此使这本书更经得起历史的考证,也更贴近平民视角而被广大知青所接受。可以说,这本文集所呈现的是一个立体而多元的兵团生活的本真画卷,也是知青形象的群体雕像。正是这种真实,使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认知,更加贴近人性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也使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评判,有了更准确的依据。

    兵团知青受过的大苦大累,除非是亲身经历,局外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随手摘录几段可见一斑:
    先说冷,都知道内蒙古的冬天冷,新盖的房子潮,可是冷到什么程度,请看“她的褥子湿漉漉的,像尿了床。大家一看,自己的褥子也是湿的。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了,屋子里越来越冷,我们每天干着超体力的活,回到宿舍住在潮湿阴冷的屋子里。睡到半夜醒来用手一摸,鼻子和脸都是冰凉的。那年冬天,屋子里面墙的四周都冻了冰。晚上睡觉先把棉裤脱下来,盖在被子上;坐在被窝里,用穿着秋裤的两条腿捂热了被窝的上半截,再把棉袄脱下来盖在被子上,把大衣也一起盖上;穿着袜子戴着口罩皮帽子钻到被窝里,紧紧地团着身子睡觉。”《我的兵团历程》
    再说苦,顶着寒风挖渠,体力消耗殆尽,中午在工地上吃饭“中午食堂的战友给我们送饭菜,为了保温盖了三层棉被,到工地拿出馒头还是冻成冰。咬,咬不动;啃,啃不下来,没办法,只能找一些柴草烧着吃,烧一层吃一层,天天如此。在这样困难情况下,没一名战友叫苦,手冻肿了,脚冻伤了,耳朵冻起泡,战友们还是迎着困难继续战斗。” 《乌加河大会战》
     烈日下的麦收,汗水流干口渴难忍,“身子昏昏沉沉仿佛漂浮在火炉的上方,挣扎起身向远处的水渠走去。拨开齐腰深的灌木和苇草,“嗡”的一声蚊子和小咬像一团黑雾惊飞起来,身上密密麻麻盖上一片,隔着衣服嘴针扎进来!—顾不上拍打,下渠弯腰,双手分开绿色的浮沫捧起,温突突的。手掌心的衬托下蠕动着针尖一样的红虫子,仰头一捧捧送进嘴里。”(《风雨初记》)
    初春,在冰碴水里插秧之后“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口子,用手一摸,涩涩疤疤的,疼得钻心。看着其他战友也在那里呲牙咧嘴地喊疼,有的人疼得连炕也上不去。因为腿一动,有的小口子就裂开了,流出了血,尤其是小腿肚子。原来我们光着腿,在冰冷的稻田水里干得时间长了,上岸后,被风一吹,腿上的皮皴了,接着再下水,再被风吹,腿上的皮就裂了口子。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休息。因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的兵团历程》
    说起兵团的苦和累,最令人心痛的是兵团女知青。她们所承受的劳动强度和体力付出、她们所经受的艰苦生活和精神重负,在中国的土地上无人可比!城市的姑娘自不必说,就是农村的女子也在之下。在农村男女有分工,过重过累的农活不会安排妇女去干。例如出水勤工就只有壮劳力才会去。冬天农村的女人们都在家猫冬。兵团的女知青从没有这样的待遇,累活重活哪一样也少不了,女孩们寒冬腊月也照样和男生一起外出挖渠。作者中很多是女知青,读她们写的文字,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往事,我几次落泪,这一段是描述背水稻的:
   “我们到兵团没多久就赶上背水稻,由于地湿土粘,车进不了地,所以只得人背。把水稻背到地头,一根绳子捆好水稻,人蹲在地上把两肩钻进绳子里驮在背上,女孩子特殊的日子也不让休息。那时生活条件差卫生纸很硬,背上驮着水稻一天走下来,不知要走多少里路,卫生纸把腿磨破了,晚上睡觉伤口和纸粘在了一起,第二天一走路,又把干了的伤口裂开了,几天下来皮肉模糊,非常痛苦。”(《当新兵的日子》)
      “一想起亚平姐,脑海里就有一幅画,亚平姐背着小山一样的水稻,背压得弯弯的,脖子使劲挺着,额头上的青筋都鼓出来了,汗往下淌着,让人看见心酸。但回家探亲,从来不敢跟她妈妈说。”(《那时候的人》)
    我想读了这些文字的人,无论是不是知青, 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更何况我们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内蒙古农业生产面貌的改观,反而每况愈下,书中的作者对此都有具体数字的说明。苦累之上,是“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的紧箍咒,每每发难于知青。书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
    “由于冬季天黑得早,道路生疏,许多小战士都在茫茫夜幕中迷失了方向。后来是看到鞭炮的火光,摸到老乡家才打听到回连队的路。拾来的羊粪倒了,担来的筐扔了,丢盔弃甲回到营房时已经午夜12点了。司务长见大家又累又饿,提议煮点挂面给大伙当夜宵,当即被指导员制止了。“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大年三十啊”,饥肠辘辘的战士们纷纷作答。“对。但也是杨白劳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喜儿被抢走的日子。”指导员阶级斗争教育的高见,使大家过了一个难忘的“忆苦思甜”的春节。无独有偶,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新调来的连长从山西昔阳县参观大寨归来后,也时常兀自念叨:“咱们这儿怎么没山啊?要是有山,学大寨就有条件了!”我们听后暗自庆幸——避免了“千里万担一亩田”没来由的苦役。(《兵团故址忆年华》)
    本书的作者论及往事绝无夸张也不渲染,并不着意评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是非,但是,几万万知青的亲历是不可以回避更不能抹煞的事实。事实证明,让十几岁的孩子中断学业,发配边疆,接受所谓的再教育,绝对是一场祸国殃民的历史悲剧。

    面对内蒙古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艰苦的农业劳动,知青们有过恐慌、失望和不安,但是他们并没有畏惧退缩,而是以勇敢顽强的自我要求,不惜付出全部的体力和精力,逐步适应生存环境,学会劳动技能,在风雨历练中逐渐成长。
书中关于干农活,放羊,放马,木工等活路的介绍,简直可以作为技术手册供后人学习。足见当年知青们下的功夫。
    文化生活单调,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开展各种活动以丰富业余生活,组织宣传队,球队,演戏,开运动会,这些生活中小小的火花,虽无济于改变生存状态,却因为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吸引战士们倾注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快乐。参与者至今娓娓道来时仍是兴奋不已。纵观全书,只有在这部分的活动中,知青们的青春活力才得以体现。
忆文集中最打动我的文字,是知青们关于读书的回忆。在那个政治高压文化禁锢的环境下,年轻人仍不能泯灭渴求知识的欲望,很多人悄悄地继续着读书学习。
   “深夜,几十里地里,只有我的一盏小油灯。北风呼啸,撼动土墙。一会儿就沉浸在书中的意境里。昏黄的灯影,映出培根、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的神秘幻象。呼啸的风声,夹着李白、刘禹锡、彭斯、雪莱的激情诗句。演算几个方程,摘录几句名言。时光慢慢地逝去。清晨,钻出被窝,水缸结成了冰坨。”(《读书的日子》)
“几经周折,书终于运到了连队,但那时连队管得仍很严,怕被发现,我把书藏在一个原来放衣物的木箱里。上面铺一层衣物,下面是书,外面再加上铁将军把门。就这样,小小“木箱图书馆”终于建立起来了。在那个年月,对于兵团战士来讲,确实是难得的精神食粮。当时,几乎全团各连都有人在我这里借书和换书看,人们不惜步行几十里(最远的连队来回将近60里),来寻求自己的精神安慰。也就是靠这一箱书的交换,我后来又看了许多过去未曾看过的名著”(《读书与思考》)
  “晚上,熄灯哨吹响后,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很快就呼呼入睡了,我则爬起来倚着墙偷偷看书。书中精彩的世界我从前就很迷恋,现在再次铺展在眼前:学校、老师、同学,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已经久违远去了的一切,似乎又近在身旁,伸手可及……在这精神的王国里,我神游八极,骛通四方,尽享愉悦……常常一章读完,错眼再看身旁,一个个如春卷般的被窝、探出在被窝外的小黑脑袋,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为何在此?等回过神来,知道刚才不过是书中的幻境,有时就掩卷闭目,回味反刍一番旧日美好的生活,有时则颓丧茫然,不知这似真如梦的逝日,可还再能复返?(《未雨绸缪大学梦》)
    这些富有诗意的画面描述和富有诗意的内心表达,是知青们精神家园的凸显,也是那个年代里最具亮色的一道风景线。
   《那年那月那人》特辟出《那人》一章节,集中有关人物动物为主的忆文。本书中其它章节出现的人物也很是生动,有知青战友,同学朋友,家乡亲人,有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农场职工,甚至包括了劳改就业人员及驻地附近的老乡。有了人物就有了思想行为,就有了故事情节以及各类矛盾冲突,其中几篇写人和人,人和动物的文章煞是好看,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充满温馨,凸显人性的光芒。真挚绵长延续至今的战友情意,纯美的人与马与狗与猫的感情,点点滴滴,令人感动。
书中提及了三位辞世的知青,其中对五连战士十七岁的’老巩’之死,作者有这样的描述“
      "白发老人抚摸着儿子的遗像,喃喃地说着:“儿啊,你为马克思卖命,值得。”老巩被埋在了乌加河边,团长给坟头培上了最后一锹土,一排艾排长写好的《巩泰增烈士之墓》的木牌,让我们一锤锤、一锤锤砸进了墓前的黄土地里…
     以后,我们听说,老巩的父母盼着有关部门以慰问军、烈属的名义去家里,哪怕送去一幅画或一个搪瓷缸子,可是没有人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巩根本不是什么烈士,有关部门解释说,充其量是因工牺牲的农场职工,亦或客观地说是一次因工死亡事故………”(《第一个牺牲者》)

    除此,对十五团有重大影响的两个知青死刑犯,知情人也做了客观真实的回忆,使我们得以了解事情的真相。
   除了知青和现役军人,连队里还有一批原场职工包括劳改刑满人员,这些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对知青也产生过各种不同的影响。是知青认识社会的另一本书。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死变故被写进书中,增加了本书的沧桑之感。
    兵团附近有一些农村村落,老乡们和知青慢慢有了来往,也发生了冲突和矛盾,作者毫不回避的发泄了对某些贫下中农的不满和斗争的快意。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骗子都应该是阶级敌人,他们既使不长得青面獠牙,也一定是丑陋不堪,面目可憎,一副吓人的样子。像赵老安这样看上去老实本份的贫下中农居然是骗子,而且还明目张胆地欺骗一个知青,真让人无法相信。
     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我们这些知青到农村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我们天天喊的口号就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究竟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怎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啊?他们又向我们施行什么样的再教育呢?真的不明白。当然赵老安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贫下中农。
      在我心目中贫下中农都应该像小说《艳阳天》里的高大全那样,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哪像赵老安那样自私自利,一心就想着骗人。我敢断定赵老安一定是个混入贫下中农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这段文字,幼稚而真实,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现在读起来,有些可笑,有些可叹,也有些可悲。
    知识青年群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经历承载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倒退的悲剧和变革的阵痛。当年,他们被不可选择地推到了上山下乡的浪潮之中,他们稚嫩的身躯如何能抵挡前行路上的雨雪风霜,纯真的心境怎么能明析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这其中既有知青集体命运的巨大变化,也有每个知青个体命运的沉浮跌宕。知青们在回忆往事时,心中的隐痛和伤情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心之泪水在书中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迹。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在那个思想和行为被扭曲的年代,知青们备受伤害的心灵发出的痛苦呻吟和对人性良知的呼唤!
    很多文章都写到赴蒙第一天的情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被政治运动的风潮挟裹着,由北京天津保定等大城市来到荒凉的内蒙古,一夜之间由中学生变成了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艰苦漫长的知青生活。
    “记得小学课本中有这样的古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五原站下车后,人和行李一同被抛载到拖车上,冒着凛冽的寒风,颠簸数十里才到达连队。沿途,大地被白茫茫的盐碱滩覆盖,仿佛雪后的原野。偶尔有几棵枯树映入眼帘。几排破旧的土坯房屋就是我们长达8年的兵团生活每天的归宿。从此,我们历尽艰辛,流血流汗,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抛撒在那片盐碱地上”(《忆难忘》)。
   “当16岁的我,踏上西去的列车奔赴兵团的时候,想到的是蓝天、白云、风吹过的草地、遍地的牛羊。然而火车到站,轰轰的拖拉机把我们拉到连队的时候,眼前是低矮的房屋、简陋的寝室,一碗粗细不均、搀杂着几块西红柿、几片青菜叶的面条,打破了我们对新生活的设想,脚从天上一下子落到了地上,从此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无奈生活。”(《探亲》)
    当年被出身问题压的喘不过气起来的知青直言道“因为出身不好,处处要与家庭联系在一起,说话时刻小心谨慎,不讲吃、不讲穿,食堂的饭再不好吃,也要说比旧社会强多了,过去的穷人还吃不上呢。我穿的衣裳都是哥哥弟弟不爱穿或破了的,补丁越多,越说明你改造得好,思想离贫下中农近了”。(《那个年月我无法忘记》)
    前途无望,知青们期盼有回城的消息:“经常到连部饥不择食般地乱找报纸看,总想从中能窥见到什么,但在那个闭塞的角落,在那样一种飘摇动荡的年代,一个小小的草民又能窥视到什么呢?现在想来都是那样可笑可悲!当时我们的心真好比一棵棵冻干而枯黄的小草,盼望着春天阳光雨露的到来。”(《难忘》)
   “步入兵团,我们只是十六七岁的刚刚走出学校还没有经历过暴风雨袭击的树苗。割麦子、挖大渠……诸如此类的超负荷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默默地承受着,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在那个年代,我们太无奈了。(《我当卫生员》)
  “那不是真相。我们是“满怀豪情”,但是那是一种政治高压连同蛊惑的结果。我们没有选择的可能,上山下乡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而是强行的安排,对我们的安置也相当的仓促。这是历史的事实。你想想,一个都不能少,好几十万人哪!“《六九届》
    冯桐战友《读书的日子》对这种痛苦和呼唤于历史视角和理论的高度,做了很有见地的剖析。本书中有几篇精彩的文章,以犀利的笔触直面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性错误,对后知青生活也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都为本书增添了特殊的色彩和魅力。
知青生活已经成为过去,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是非,学者探讨研究,平民凭心而论,结论是不言而喻的。亲历了那段岁月的我们,除了回忆,还应该做怎样的反思?在此文的最后,我还想引用《炳年之死》作者的一段文字
  “炳年的杀人毫无疑问是个悲剧,不管是对被害者还是害人者来说都是如此。但是,人们从开始时的震惊、愤怒、莫名,很快转入到兴奋、新奇,索隐细节的喜剧状态;继而在上边组织的对炳年“大揭发、大批判”的活动中,又“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搜肠刮肚地揭发凑材料,挖空心思地“上纲上线”,这喜剧又衍绎成了闹剧。
    炳年以“现行反革命杀人犯”被处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让我们知青自己给闹死的、说死的。
炳年的末路,是他优孟人生,演砸了的一个悲剧,而怀着看客心理的我们,又把这个悲剧演成喜剧进而变成闹剧。这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吗?(《炳年之死》)
    作者既是对当年一连的知青发出了提问,也是对身处那个时代的我们发出了提问。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文革过去很多年了,我们需要自我救赎的反省,包括知青,包括红卫兵,包括我们自己。
    特别要感谢本书的主编和每一位编委,没有他们的倾心努力和付财支持,《那年那月那人》就不可能出版,也感谢每一位作者,用深情和良知写就这么厚重的文字,呈现给读者分享。在未来的日子里,祝愿每一位知青战友健康快乐!

2009年12月26日 17:15
浏览量:0